广药、国药、海正出手,龙头药企加速战略重构,创新赛道集聚优质资源

2025-11-21    医药经济报 HaiPress

医药行业的年末资本图景骤然活跃。11月17日,达安基因发布公告称,广药集团将以约9亿元的交易对价入主,成为其新的间接控股股东。此番资本运作并非孤例,国药控股以6.3亿元出让健嘉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海正药业以4.3亿元挂牌出售其医药流通子公司,亚宝药业转让控股制药子公司股权等。

这一系列密集运作,不禁让人追问:这是行业长期结构性改革的起点,还是短暂的交易窗口?未来哪些细分领域将成为并购热点,哪些资产可能被集中抛售?面对交易潮,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状况,把握“卖出”“买入”与“坚守”的时机?

多个因素驱动年末药企交易潮涌动

这一系列交易动作背后,不仅是企业个体层面的资产调整,更折射出全行业在政策、市场与战略三重驱动下的集体转向。

在朴拙资本投资合伙人谭雄天看来,年末历来是药企资产交易的高峰期,其背后主要由三类关键因素共同驱动。

一是政策与考核节点:企业通常在财年结束前优化财务报表,出售非核心资产可快速回笼资金,改善现金流和利润指标;

二是战略调整的关键窗口期:在带量采购等医改政策持续深化、传统仿制药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的背景下,药企亟须剥离低附加值业务,将资源转向创新药、生物药等高潜力领域,推动业务结构实质性转型;

三是资本环境与产业协同的双重考量:年末资本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交易活跃度提升,有利于资产实现合理定价与高效退出。谭雄天认为,广药集团此次入主达安基因,标志着公司控股股东属性从原来的金融投资机构转变为具备深厚产业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在研发投入方面,产业资本的长期视角有助于缓解市场对达安基因在技术创新层面可能出现的投入连续性不足的担忧;在业务协同层面,广药集团与达安基因的整合,标志着从纯粹“资本控制”转向深度“产业赋能”的战略升级。广药在医药制造、消费品健康业务及终端渠道的体系化布局,将与达安基因在体外诊断(IVD)领域的技术积累形成深度耦合。

博济医药项目评估与转化商务总监张超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企业能够快速回笼资金,直接改善当期财务报表。这一方面能为年度业绩考核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能向资本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拓展融资渠道。”他以亚宝药业为例说明,该公司转让太原制药股权后,预计将为2025年利润总额贡献约5900万元,有效缓解了业绩压力。

从战略布局角度,张超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医药行业创新成本持续攀升、监管要求日益严格、资本投向更趋理性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及时剥离与主业协同性较弱、盈利能力不足的业务单元,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核心业务领域。“年末这个时间窗口尤为关键,企业通过资产结构调整,既优化了资源配置,也顺应了行业向精而专发展的趋势,有助于规避以往多元化布局带来的经营风险。”

创新虹吸效应资源重构与价值重估

2025年开年,生物医药行业并购活跃,市场普遍预期将迎来“并购大年”。据医药魔方InvestGo数据库统计,截至6月30日,国内共有49起并购交易,总规模约127亿元。

在业内看来,这一轮并购潮的启动,与去年"并购六条"的政策引导密不可分。和君咨询分析认为从参与主体来看,主要呈现三类典型特征,国资背景药企凭借资金和政策优势开展产业链整合;民营龙头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强化细分领域竞争力;创新技术型企业则通过收购前沿平台完善战略布局。值得关注的是,手握充足现金的行业龙头正积极把握估值窗口,通过战略性收购构建在特定疾病领域的竞争壁垒。

谭雄天指出,从交易领域来看,未来细分领域的冷热分化将更加明显。其中,符合政策导向、技术壁垒高的领域备受青睐,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DC)、神经科学、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治疗等前沿赛道。而在资产出售端,以下三类业务可能面临被抛售的命运:一是利润贡献式微的仿制类药物,尤其是面临结构性价格压力的慢病仿制药板块;二是与核心主业战略协同不足的业务板块;三是财务表现持续承压、运营效率低下的非战略性资产。

“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资产交易潮并非短期市场波动,而是行业底层逻辑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延续。”谭雄天强调,在此背景下,企业需依据自身战略定位与资源禀赋,审慎把握卖出、买入与坚守的决策节奏。

卖出决策适用于偏离核心方向、贡献度低或为缓解债务压力的资产。果断剥离这些业务,是企业为战略转型筹集“弹药”的第一步。

相应地,买入逻辑则着眼于未来竞争力的构建、补强技术短板或获取关键管线,优先并购处于研发后期、且与自身业务协同性高的项目,以快速形成竞争合力。

而坚守逻辑是对已验证的核心赛道(如KRAS抑制剂、ADC平台等),企业应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投入,避免因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而动摇长期布局。

“此轮行业调整的本质是资源向创新领域加速集中。企业唯有通过果断的减法剥离非核心业务,才能为构建核心能力的加法积蓄资源,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确立长期优势。”谭雄天总结道。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最新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