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白酒业:金种子酒半年亏超 7000 万,破局路在哪?

2025-09-04    食品评论日刊 HaiPress

8月27日,曾经是徽酒“四朵金花”之一的金种子酒交出了一份让市场揪心的半年报:营收锐减近三成、净利润由盈转亏超7000万、股价跌超15%……

这一系列陡降的数据,清晰勾勒出金种子酒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在白酒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市场加速分化的阶段,其艰难处境并非孤例。

金种子酒的“失速”,不仅仅是一家区域名企的经营困境,更深刻折射出在强者恒强、品牌高度集中的格局下,许多区域性酒企共同面临的生存焦虑与转型压力。

半年报 “亮红灯”,营收利润双杀

翻开金种子酒2025年半年报,核心数据堪称“断崖式下滑”。上半年营业收入4.8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67亿元大幅缩水27.47%,相当于直接少赚了近2亿元;更刺眼的是净利润表现——从去年同期盈利1109.8万元,直接转为亏损7219.68万元,同比降幅高达750%以上。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亏损额更是扩大至7752.45万元,同比跌幅飙升至2226.38%,相当于每赚1元钱,就要亏掉22元。

分季度来看,二季度的业绩更是“雪上加霜”。单季度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下降24.2%;归母净利润亏损3327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55万元亏损额,扩大了4倍多;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69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120万元亏损额,同样扩大超2倍。这意味着,金种子酒不仅没能在二季度实现“止血”,反而陷入了“越亏越多”的恶性循环。

产品结构 “偏科” ,低端酒撑不起利润

业绩下滑的背后,是金种子酒长期“积弱”的产品结构问题。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仅高端酒实现微增,其余产品线全面沦陷。其中,高端酒营收3727.85万元,同比仅增长0.64%,几乎等同于“零增长”;中端酒营收1.13亿元,同比下降19.72%;而作为营收“压舱石”的低端酒,表现最为惨淡——营收2.5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2.77%。

要知道,金种子酒超六成的收入依赖百元以下的低端酒,低端+中端酒贡献了超九成营收。

但低端酒的“软肋”早已暴露:2024年年报显示,其低端酒毛利率仅36.45%,而省内同期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的销售毛利率均超过70%。一边是低端酒“量价齐跌”,一边是高端酒“增长乏力”,金种子酒的产品结构,就像“瘸腿的骆驼”,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步步维艰。

费用反向操作,钱没花在刀刃上

更让人费解的是,在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金种子酒的销售费用却“逆势上涨”。上半年销售费用达1.51亿元,同比增长18.44%,其中广告费4687.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2700万元,促销费用2223.50万元,同比增加超560万元。

常规来说,销售费用的增加应对应营收的增长,但金种子酒却陷入了“越投钱越亏”的怪圈。

对比来看,公司同期管理费用仅0.33亿元,同比下降超30%,理由是“职工薪酬下降”——一边缩减人员成本,一边狂砸广告费,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不仅没能提振销量,反而让盈利压力陡增。

有白酒行业分析师直言:“金种子酒的营销投入,缺乏对消费场景的精准把控,也没能和高端产品的品牌建设形成联动,最终变成了‘无效投入’。”

华润输血, 为何难见成效?

就在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金种子酒原总经理何秀侠突然辞职,由副总经理刘辅弼代行总经理职责。

据了解,何秀侠任职期间,曾是金种子酒与华润系融合的“关键人物”,主导提出了“一体两翼”战略(以馥合香为主体、种子系列和醉三秋为两翼),并推动公司密集推新。如今战略落地未满两年,管理层却突然变动,难免让市场对公司未来的战略连贯性产生疑虑。

二级市场的表现更是直观反映了投资者的信心不足。今年以来,金种子酒股价已跌超15%,在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二,仅好于因“爆雷”被ST的上海贵酒(*ST岩石)。

2022年之时,自华润系入股金种子酒后,曾被市场寄予“赋能区域酒企”的厚望,但从2022-2024年累计亏损4.7亿元,到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超7000万,华润的“输血”似乎并未让金种子酒摆脱困境。

区域酒企的“生存战”该怎么打?

金种子酒的困境,并非个例。

随着白酒行业进入“马太效应”加剧的阶段,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渠道、资金优势,不断挤压区域酒企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行业CR5(头部5家企业市场份额)已超过50%,而区域酒企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尤其是低端酒市场,不仅面临头部企业的下沉冲击,还受到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替代”影响——越来越多消费者宁愿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中端酒,也不愿购买低端酒。

对于金种子酒这类区域酒企而言,想要破局,仅靠“换管理层”“砸广告费”远远不够。

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聚焦核心市场”,收缩非核心区域的投入,集中资源深耕安徽本土市场,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扩张;其次要“加速产品升级”,放弃对低端酒的过度依赖,加大对馥合香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通过差异化的香型优势,打造“小而美”的高端品牌形象;最后要“重构渠道体系”,拥抱数字化营销,加强与餐饮、婚宴等核心消费场景的绑定,提升渠道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如今,刘辅弼代行总经理职责已满月,金种子酒能否在新管理层的带领下调整战略、扭转颓势?华润系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加大“输血”力度,或是调整对金种子酒的战略布局?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金种子酒的“生死存亡”,更将成为观察区域酒企在行业分化中能否“绝地反击”的关键样本。

白酒行业的“淘汰赛”还在继续,对于金种子酒来说,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最新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