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望“开闸”,消费投资人等来“春天”

2025-07-10    钛媒体 HaiPress

图源:豆包

同一天,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三家消费企业在港股成功上市,让沉寂已久的消费投资人再次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要从一份文件说起。近日,央行、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

2、“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

3、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

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康养、文旅等消费重点项目和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领域。

5、鼓励发行消费ETF等特色投资产品。

针对上述利好政策,琢石资本合伙人王勇在朋友圈感叹道:“消费产业有希望要活过来了。”

A股有望“开闸”

百菲乳业从IPO辅导到获受理,仅用30天,这或许是消费企业IPO重启的积极信号。

要知道,自2022年9月连锁品牌紫燕百味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后,消费类企业在A股市场几乎“销声匿迹”近三年。

2023年初,证监会针对A股主板IPO“红黄灯”窗口指导意见在业界流传。其中,申报企业从事学科类培训、白酒、类金融、殡葬、宗教等产业政策明确禁止上市的业务属于“禁止类”;同时食品、家电、家具、服装鞋帽等相对传统、行业壁垒较低的大众消费类企业等属“限制类”。

这期间,大批消费类企业A股IPO折戟。据统计,仅在2023年,就有33家消费类公司撤回A股上市申请,行业覆盖食品制造业、餐饮业等。在苦苦等待始终都没有结果之后,不少消费头部企业转向港股寻求上市,该趋势持续至今。

监管趋严,直接影响了消费赛道的融资热情。据烯牛数据,2023年消费行业投融资事件仅683起,同比下降30.4%;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及A轮,项目主要分布于上海、北京、深圳和杭州。2024年,消费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同比微降5.4%。但受港股上市热潮带动,全年投融资开始转向正增长,事件数达719起,同比增长5.3%。

对于国内大多数创投机构而言,A股上市仍是最主要的退出路径。一般情况下,创投机构通过投资项目IPO退出获利,通常约需4年时间。具体来说,投资1年后才能提交上市申请,申请后排队审核至少要等2年,成功上市后还有1年的解禁期,期满后才能退出。在消费企业IPO受阻期间,创投退出渠道不畅,导致资金滞留,形成“堰塞湖”现象。

如今,随着政策逐步“解封”,消费类企业的IPO通道有望恢复畅通,此前投资国内消费企业的创投机构也有望迎来“春天”。

比如高端月子中心圣贝拉,自成立以来已累计获得7轮融资,其背后的投资机构包括腾讯、高榕创投、C资本、国寿投资、浙商资产、新鸿基、唐竹资本和神骐资本等,阵容强大。

有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下半年消费类IPO数量将小幅增长。与之对应的创投退出“堰塞湖”也有望缓解。

一位资深投资人坦言,新政出台后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前两年因为退出无望而放弃消费投资的基金,现在又开始认真研究起新的消费项目。

另一名创投机构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增强了大家在该赛道投资的信心,“如果符合条件的优质消费企业真能通过发行上市,那将极大优化创投生态的活水循环”。

还有投资人预计,在金融政策支持下,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优秀企业可借并购做大,也为创投机构提供更多退出路径。

港股消费IPO爆了

继纽曼思、布鲁可、舒宝国际、宏信超市、绿茶餐厅等企业敲钟上市后,消费企业奔赴港交所的热情持续高涨。

近期,巴奴火锅、潮玩公司52TOYS、椰子水品牌if、雷军投资的文创品牌“铜师傅”、最大零食连锁品牌“鸣鸣很忙”、始祖鸟的平替品牌“伯希和”以及广受欢迎的“溜溜梅”等纷纷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更早之前,老乡鸡、安井食品、遇见小面、三只松鼠、卡游、八马茶业等企业也已排队等待上市。

港交所CEO陈翊庭近日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目前港股排队IPO的企业超过160家,5月份单月就有40多家递表,创下近年新高。而在这些后备军中,消费领域公司占据了相当比例,覆盖餐饮连锁、潮流玩具、服饰零售等诸多行业。这些以“吃、喝、玩、乐”赛道的企业们正在以港交所为支点谋求更广阔的资本市场。

一方面,政策支持企业赴港上市,简化流程、拓宽融资渠道,尤其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的关键条款;另一方面,港股市场估值优势明显——例如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指数市盈率为20倍,而泡泡玛特市盈率高达86倍,老铺黄金为90倍,毛戈平和蜜雪冰城分别为57倍、43倍。

更重要的是,港股允许未盈利企业、采用“同股不同权”的结构上市,满足新消费企业灵活上市的需求。

此外,港股上市对于消费类企业而言,不仅是融资的重要途径,更是其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同时,港股的再融资过程相对便捷,有助于企业后续的发展和扩张。

以蜜雪冰城为例,计划在2025年新增500家海外门店,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市场,并拓展至北美和欧洲。绿茶集团则在上市后启动海外扩张,2024年在香港新开2家餐厅,并计划2025-2027年间再开设28家海外门店。

有机构预计,下半年港股IPO募资规模将持续扩大,更多大型消费IPO即将涌现。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受理新申请企业数量为2103家,远超2024年上半年的73家,其中6月单月近80家;截至6月30日,已有10家企业获得上市委员会批准、待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消费企业存在较高的对赌协议或回购压力,这也是促使其加速上市的关键推力。

以卡游为例,该公司在2021年引入红杉中国和腾讯的投资,二者通过优先股形式参与卡游的A轮融资,交易对价为1.4亿美元,当时卡游的整体估值达到9亿美元。根据双方协议,卡游需在五年内完成上市,否则将触发回购条款,而2026年是这一协议的最终期限。若卡游未能成功上市,不仅需回购这些优先股,还需支付约5200万美元的利息。

正在排队等待港股IPO的if椰子水也面临类似的回购协议。与投资方Aquaviva签订的协议要求:若未能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IPO,需按年化12%净回报回购股份。

从趋势来看,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也开始寻求港股A+H双重上市。在政策支持下,港A两地的互联互通正加快推进。港股作为重要桥梁,有望推动中国优质资产在全球资本体系中获得更高估值与更广影响力。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最新

  • 巴基斯坦女星家中身亡 遗体高度腐烂被发现

    近日,巴基斯坦女星胡迈拉·阿斯加尔被发现陈尸于她独居超过7年的公寓中,遗体已呈腐烂状态。房东因她积欠超过一年的租金而将其告上法院。法警执行命令时,登门要求阿斯加尔清空房屋,才意外得知她已经死亡,年仅32岁
  • 福建男子被跨省羁押后死亡 警方介入调查

    福建福鼎的夏女士称,她的弟弟夏品凯因涉嫌盗窃案于7月3日被山东临邑县公安局民警从福鼎市拘留所带走。7月6日,家人接到通知称夏品凯在德州看守所死亡
  • 男子连续工作8小时后休息3分钟被开 合法吗?

    上班期间应认真工作,但适当休息也是合理的。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劳动者在连续工作超过8小时后短暂休息而被开除的劳动争议案件。2021年3月,余某入职品某公司担任店长,负责管理某广场的一家门店
  • 美国网友为特朗普感到羞愧

    美国网友为特朗普感到羞愧。7月9日报道,特朗普与非洲多位领导人会晤。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发言持续8分钟,还有两分钟就讲完。特朗普竟然极不耐烦,不断摇头,还用手势暗示对方加速。最后索性插话打断了他。接着他对在坐各位总统说,“如果您能简单自我...
  • 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被罚10万 违规送礼受惩

    7月9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发布了一则处罚决定。2025年6月15日,在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第十四轮的一场比赛中,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队与杭州临平吴越足球俱乐部队在北京理工大学体育场进行了对决
  • 46岁霍启刚又有新身份 粤港澳体育文化研究院院长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标志着该地区体育文化事业进入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 公职人员被境外间谍围猎泄密 警惕立场缺失风险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开展的渗透窃密活动愈发频繁,他们将公职人员作为重点目标,精心布局,因人下套。个别公职人员由于立场信念缺失、纪律观念弱化等原因,导致失泄密事件频发,不仅毁了自己的前程,也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严重危害
  • 孩子受伤 交警开辟生命通道 铁骑护送患儿就医

    近日,龙岗交警大队接到杨先生求助,称家中8个月大的婴儿发高烧并已抽搐昏迷,正赶往医院途中,担心晚高峰期间交通拥堵,希望交警帮忙开道护送。接警后,龙岗交警大队立即指引杨先生开启双闪灯,并调度就近铁骑队员驰援
  • 景区回应男子称拍照遭驱赶 烟饼引发争议

    近日在浙江杭州,一名男子发布视频称他在西湖景区花港公园穿汉服拍照时遭到保安驱赶,引发网友热议。该男子表示自己是非商业拍摄,并已提前报备,但保安以身着“奇装异服”为由将他们驱赶
  • 牛弹琴:德国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激光照射争议真相何在?

    种种迹象表明,德国在“中国军舰激光瞄准德国飞机”一事上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据德国媒体报道,7月2日前后,在红海海域,一架参与欧盟“盾牌”行动的德国飞机进行侦察飞行时,发现一艘中国军舰用激光进行瞄准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
      联系我们   SiteMap